中国电子应用网专题报道
汽车电子化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今天,每辆车上安装的电子装置、单片机等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60%以上,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使汽车发生了以下主要变化:汽车的机械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汽车的各种操纵系统向电子化和电动化发展,实现“线操控”。用导线代替原来的机械传动机构,例如“导线制动”、“导线转向”、“电子油门”等。
在国际油价蹿升和能源短缺的节点上,人们对寻求替代能源和倡导节能汽车的热情不断高涨。汽车电子将在安全性、油耗和二氧化碳减排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专家预计,今后五年内,汽车电子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随着气候保护意识逐步增强,排放控制日益严格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在增加汽车功能的同时提高其能源效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何谓绿色汽车
绿色常常象征着自然、生命、健康、舒适、活力与安全。绿色使人回归大自然,人们选择绿色作为无污染、无公害和环境保护的标志。由此而开发出的一系列绿色产品,非常直观鲜明地表达了这一概念与深刻含义。 详情>>
·汽车电子发展趋势
今后五年内,汽车电子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随着气候保护意识逐步增强,排放控制日益严格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在增加汽车功能的同时提高其能源效率...详情>>
·我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选择和挑战
未来20年是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分析动力系统发展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基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过渡”与“转型”的双重发展战略,探讨了应采取的科技对策。 详情>>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
汽车能源动力技术的变革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混合动力有望在近中期逐步普及;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商业化大约在2020年以后。 详情>>
国家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措施。详情>>
节能汽车补助标准出台 节油率在40%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其补助标准为5万元/辆。6月5日,财政部公布了由该部和科技部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详情>>
·绿色汽车的类型
(5)太阳能汽车。节约能源,无污染,是最为典型的绿色汽车。目前中国太阳能汽车的储备电能、电压等数据和设计水平,已接近或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是一种有望普及推广的新型交通工具。详情>>
·绿色汽车发展概况
我国为推动和发展绿色汽车技术,于1996年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国际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技术交流会,这对我国开展电动汽车和代用燃料汽车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详情>>
·绿色汽车的设计
要使汽车成为一种真正的绿色汽车,应该了解绿色汽车的内涵,所渭绿色技术,它包括以下3方面的含义: 详情>>
·绿色汽车的制造
汽车的绿色制造主要是强调采用能减轻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制造过程,包括减少有害废弃物和排放物,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增加操作安全性等。详情>>
·汽车功率密度推动封装技术的创新
随着市场对大功率应用的需求增长,功率电子产品封装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而汽车市场正是这一趋势的强大推动力量。 详情>>
·LIN总线及其对环保汽车的贡献
开发高成本效益的、稳健的总线系统是赢得市场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于 LIN 总路线系统亦如此。未来几年市场预测表明LIN将有快速增长。 详情>>
·汽车刹车灯及其他LED信号灯的准确“暗淡”/“明亮”控制
除了一个内部开关电流限制电路之外,LT3592还拥有一种箝位二极管电流检测限制功能,用于在高输入电压启动期间对电路实施保护 详情>>
·降低车身电子模块线束成本的新的失效保护方法
在今天的车身控制模块(BCM)设计中,有见识的工程师机都尽可能不再使用机电式继电器。他们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停用熔断器。详情>>
·飞思卡尔针对工业和汽车设计扩展连接、“智能触摸”和安全选件
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的i.MX应用处理器最新系列,将大量工业和汽车信息娱乐应用的连接性、触摸控制、安全性和成本节约的集成性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详情>>
·IR推出AUIRS2003S 200V IC适用于汽车动力总成及电池管理应用
AUIRS2003S符合AEC-Q100标准,是一款坚固耐用、灵活的高速功率MOSFET驱动器,并备有高、低侧参考输出通道,适用于恶劣的汽车环境及引擎罩下的应用。 详情>>
·电动汽车 环保节能
三菱电机的第5代L1系列智能功率模块,将硅片温度传感器设置在IGBT硅片正中央处,实现了更加精确迅速的硅片温度检测。 详情>>
·英特尔与大众汽车联袂打造新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英特尔正与生态系统中广泛的厂商展开协作,积极打造适合车载环境的全新平台,全力满足汽车制造商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需求。 详情>>
更多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