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电子应用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回首与展望:中国影像诊断技术30年发展

2008年12月16日09:24:01 电子工程世界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数字 医疗 计算机 

    老百姓都知道,看病拍个片子,就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射线穿过自己的身体,医生就能把患病的部位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影像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之所以举足轻重,是因为这是较直观的方式,能够让身体内部的“捣蛋分子”无处躲藏。医学发展到今天,没有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疾病诊疗技术向前发展几乎寸步难行。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又有了磁共振成像(MRI)。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的出现,如今放射科医生手中的“武器”已经五花八门。30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用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祁吉教授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放射科医生现在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丰富”了。 

  上世纪80年代

  第一次看到较新CT时特别激动,这是一台“只听到过但没见过”的机器

  见证人:白坤江(黑龙江省鹤岗市鹤矿集团总医院放射科)

  “你想象不出来,我第一次看到新设备时,都傻眼了。因为只听到过名字,但没见过。” 白坤江说起1986年见到那台进口CT机时,既激动又自豪。

  1985年,白坤江从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鹤岗市这所当地较大医院的放射科。“我去的那年,就赶上了好光景。医院决定支持我们放射科的发展,买了台进口的(岛津)CT,能进行全身扫描,全黑龙江省也就大庆市有一台。”他说。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放射医学领域开始与国外接轨,一些曾经高不可攀的尖端设备出现在国内,甚至在地、市一级医疗机构也能觅得“芳踪”。在引进的影像设备推动下,放射专业迎来了第一个“黄金10年”,并培养了新一代的医学影像诊断人才。

  医院有了CT后,较直接的感受是,患者立刻多起来了。白坤江回忆说: “我们忙得有时都没时间吃中饭。那地方,以前需要做全身CT的,得跑到沈阳、天津、北京的医院。”白坤江说:“你算一下,患者为了这一趟,吃、住、用,得花多少钱。”

  “在当时,有了CT,就能查出X线机没办法查出来的疾病。例如胸部疾病中和心、大血管重叠的病变,能看得清清楚楚,胸膜、隔、胸壁病变,也能清楚显示出来。再比如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用X线显示出肺部粟粒阴影需3周左右,有些急性病人会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运用CT,在胸片出现粟粒阴影前,就可显示肺实质中的微结节灶。”这台机器伴随着白坤江走过了近20年。

  链接:我国于1978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引进了CT检查这一新技术。在短短的30年里,全国各地乃至县镇级医院共安装了各种型号的CT机数千台,CT检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地展开,CT机成为医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上世纪90年代

  经过钻黑屋子拍片子,再到看磁共振,清晰度的差距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见证人:樊树峰(浙江省台州医院放射科)

  “30年前影像科医生的工作状况是什么样?那就是钻黑屋子拍片子,干的活和摄影师没什么区别。”樊树峰说。

  1994年,樊树峰毕业了。他来到河北邯郸农村,发现还有古董级的X线机在使用。“和我们教科书上讲的差不多,拍X线片子就和照相一样,先是在黑屋子里拍,然后要医生拿去显影、冲洗,花3分钟到5分钟的时间晾干。此外,进黑屋子后还不能马上就工作,得先让眼睛适应这种昏暗的光线。” 

  樊树峰说,类似的工作经历,让不少放射医生成了摄影高手和摄影爱好者。之后,樊树峰进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到台州医院,开始使用磁共振为病人进行影像学诊断。“怎么解释这种差距呢?反正你用过X线机,再去拍磁共振,这种分辨力差距会让你觉得磁共振清晰得不可思议。举个例子,一个肿瘤,以前用X线机,也只能看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医生得出的结论也是‘大概’、‘也许’之类的。现在呢,能看到患者的血供情况,能看到出血、梗死、炎症、寄生虫等诊断信息。” 

  有过呆黑屋子经历的樊树峰说:“现在放射科医生不再需要洗片子,计算机技术取代了胶片。放射科医生不仅仅是‘拍片子’的,还能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能参与到整个诊疗过程中了。”

  链接:1980年,世界上第一台磁共振在美国安装使用。1985年,当时属于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南方医院引进我国第一台磁共振机。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普及,到2000年我国已拥有950余台磁共振机。

  30年的放射路还有遗憾

  “细数我国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是以 X线机、CT、磁共振成像等设备的发展为起点,上世纪 90年代初步形成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如今,放射科医生看到的影像,越来越清晰了,越来越‘丰富’了。”祁吉说。

  身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主任委员,祁吉完整经历过影像诊断技术的30年发展历程。他说,以前的医生需要会操作机器,现在的放射科医生,仅仅懂临床医学、放射医学就不够了,还得懂物理、化学、高等数学,懂计算机,得是个多面手,医生必须具备仅凭放射学信息即可作出明确诊断的能力。

  新的技术发展了,老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要被抛弃。祁吉说,传统的X线机在骨科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样因为医源性辐射越来越被关注,对一些精确度没那么高的设备,还要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说,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是由大体形态学为主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基因成像过渡,图像分析由“定性” 向“定量”发展,诊断由胶片采像和阅读向无胶片的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发展。而分子成像技术也开始在我国起步了,这是21世纪的新方向,向人们展示微观世界。

  回顾30年的放射路,一位影像学专家不无遗憾地说:“30年的影像学进步,我们是依靠各种型号、类别的进口影像设备推动发展的,设备走在技术的前面,国外设备厂商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放射科医生。国内在设备的研发上至今还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4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