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转换成本升级,摩尔定律将在2014年被打破?
摩尔定律作为半导体发展规模的基准,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预计,这一定律在2014年后将面临终结,因为高成本的芯片制造设备显然不适用于工艺尺寸小于18纳米的设备量产。
随着工艺技术突破了18-20纳米的节点,芯片制造设备成本的上升,使得摩尔定律在实验室以及整个半导体产业基础经济面前失效。
iSuppli半导体制造研究部门主任Len Jeline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这些节点上,(半导体)行业额将开始进入一个半导体制造工具太昂贵以至于不适用于批量生产中的阶段,因为成本太高,所以应用价值不大。”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Gordon Moore早在1965年提出了,他预测半导体内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两年会增加一倍。该预测在随后的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创新上,指明了工艺精细技术的发展方向。
不过,较近的发展趋势表明,这种工艺演进的步伐已经趋缓。
尽管Moore提出的摩尔定律较开始只是一个预言,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摩尔定律成为了芯片制造商的标杆,全行业的研发工作都期望能与摩尔定律的发展速度保持同步。
不过关于摩尔定律的失效论也由来已久。例如,在今年4月,IBM研究员在国际物理设计研讨会上向听众表示,摩尔定律已经逐步被淘汰,当今只有少数高端芯片制造商能负担起对下一代芯片设计经费,建造这样的工厂则更是少之又少。许多观察者认为基础技术挑战和物理极限将终结摩尔定律。
特有技术节点带来的创收将逐步下滑,这是因为总有较新的技术节点满足更多需求。不过,随着新制造设备的成本不断上升,iSuppli公司预测,半导体工艺将会有更长时间来实现创收。
Jelinek表示,“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创收周期将会前所未有地延长,你可能不再会看到这些工艺尺寸增大或缩减,而是一直保持下去。”
尽管在2007年90纳米工艺实现创收达到了较高点后迅速下滑,iSuppli认为,更新的65纳米工艺仍然会在未来很多年里成为主要创收源。
iSuppli还表示,工艺技术更新的放缓,意味着半导体行业由技术驱动型转为经济效益推动型,而芯片制造商试图找到除了追逐工艺技术外的经济增长点。
Jelinek称,“从历史上看,半导体的焦点在于如何迅速转移到下一个工艺节点,而现在的问题在围绕着如何在现有的节点上继续赚钱。”
半导体制造商们通过采用3D结构来继续使用现有的工艺,所谓3D结构就是允许更多的晶体管封装在单一的设备中。
文章发布后,EETimes的读者认为,在特定应用中,精细工艺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读者的观点。
致编辑:
关于这篇“ISuppli公司预计,节点转换成本将2014年前后终结摩尔定律”文章,其预测对于消费者、商业产品以及工业产品是真实的。但也可能会使行业的高管们聚集在一起,探讨未来如何将精细工艺用于特定应用中,并作出得当的投资策略。
设想一下医疗仪器。吞咽一个微型相机即可拍摄出病者的整个肠道图片,这在当前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
那么这种设备是否还能用于其他器官?如何使用机器手来进行人心手术或肝脏修复?
是否可以使用更小或更密集的芯片?
在空间探索领域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将一个大型有效载荷发送至太空,其成本是巨大的。为什么不减少探头呢?
是否可以将三磅的载荷集成在一个小型芯片上,并带有多个传感器、相机、无线电收发器以及几个电池呢?
这样一来成本也许在几千美元,而不是数百万美元。
在说一下石油钻井的井下技术。指派机器人到现场将会是什么样?为什么石油储地会被漏掉?也许这种探测正需要一些密集型芯片。还有海底勘探。
在诸多领域进行头脑风暴将会更令人感兴趣,而不是一味地在讨论经济拐点什么时候到来。
相关阅读:
- ...· Efinix® 全力驱动AI边缘计算,成功推出Trion™ T20 FPGA样品, 同时将产品扩展到二十万逻辑单元的T200 FPGA
- ...· 英飞凌亮相进博会,引领智慧新生活
- ...· 三电产品开发及测试研讨会北汽新能源专场成功举行
- ...· Manz亚智科技跨入半导体领域 为面板级扇出型封装提供化学湿制程、涂布及激光应用等生产设备解决方案
- ...· 中电瑞华BITRODE动力电池测试系统顺利交付北汽新能源
- ...· 中电瑞华FTF系列电池测试系统中标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中电瑞华大功率高压能源反馈式负载系统成功交付中电熊猫
- ...· 中电瑞华国际在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上演绎先进测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