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电子应用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英飞凌推出具备180A额定电流和不足1毫欧通态电阻的30V车用 MOSFET

2010年08月05日10:12:14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应用 半导体 汽车 可靠性 

2010年8月4日,德国纽必堡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IFX / OTCQX: IFNNY)近日面向大电流应用的汽车推出一款具备全球较低通态电阻的30V功率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全新的OptiMOS™-T2 30V MOSFET是一款N沟道器件,在10V栅源电压条件下,漏极电流为180A,而通态电阻仅为0.9毫欧。采用D2PAK-7封装的IPB180N03S4L-H0,可满足客户对标准封装功率 MOSFET的需求:以较低成本获得高额定电流和较低通态电阻。

基于英飞凌适用于功率MOSFET的功能强大的第二代沟槽技术,OptiMOS-T2器件成为大电流汽车电机驱动应用、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和汽车启停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

出于成本和效率原因,整个行业都开始转向沟槽设计。OptiMOS-T2等功率MOSFET沟槽技术相对于以往的技术,在通态电阻和栅电荷方面实现了大幅改进。这使得优值系数(FoM=栅电荷x通态电阻)达到业界较低水平。此外,英飞凌创新的大电流“Powerbond”技术可解决MOSFET键合引线受限问题,降低键合引线通态电阻的降幅,并增强电流功能。通过使键合引线更凉能进一步提高可靠性。较新的Powerbond技术可确保一个MOSFET具备多达4条500微米键合引线,使标准封装器件具备180A的额定电流。

OptiMOS-T2技术和结实耐用的封装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在MSL1 (1级潮湿度)条件下,承受回流焊接过程中的260 °C高温,并且采用无铅电镀,以符合RoHS标准。IPB180N03S4L-H0功率MOSFET完全符合汽车电子委员会(AEC-Q101)的规范要求。英飞凌先进的沟槽技术具备低栅电荷、低电容、低开关损耗和出色的优值系数,可使电机效率达到新高,同时较大限度降低EMC辐射。此外,优化的栅电荷可确保更小的驱动输出级。

IPB180N03S4L-H0可满足需要许多并联MOSFET的大电流应用(超过500A)的要求。由于IPB180N03S4L-H0具备180A额定电流,因此,可使大电流系统所需的并联MOSFET减少一半,从而优化电流共享、热性能和成本。由于汽车电机逐步转向脉宽调制(PWM)控制以提高效率,因此,OptiMOS-T2 30V器件还可提供电池反向连接保护功能。

英飞凌公司标准汽车功率产品营销总监Torsten Blanke博士指出:“英飞凌具备基于OptiMOS-T2沟槽技术的广泛汽车MOSFET产品组合。这些器件都采用结实耐用的封装,具备出类拔萃的性能和品质。通过推出具备180 A 额定电流的全新30V OptiMOS-T2器件,英飞凌再次在较大电流(采用标准封装)和较低通态电阻(采用沟槽技术)方面树立了行业标杆。”

供货情况

具备180A漏极电流和仅0.9mΩ通态电阻的30V IPB180N03S4L-H0器件如今已实现批量生产。此外,英飞凌还提供另一种型号的器件——30V/180A (IPB180N03S4L-01)。该器件在10V栅源电压条件下,具备1.05毫欧的通态电阻,适用于十分注重成本的应用。这两款高功率MOSFET均采用标准的D2PAK-7封装。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登录:www.infineon.com/automotivemosfet/

关于英飞凌

总部位于德国Neubiberg的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为现代社会的三大科技挑战领域——高能效、连通性和安全性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2009财年(截止到9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额30.3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25,650名雇员。英飞凌科技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在美国苗必达、亚太地区的新加坡和日本东京等地拥有分支机构。英飞凌公司目前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和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QX)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号:IFNNY)挂牌上市。

英飞凌在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自1996年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13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亚太乃至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