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电信大国,但不是电信强国
罗沛霖:从两位开始,一点点增加,现在是八位。前几年还六位呢。
郭桐兴:可见当时能有电话的人是非常少的,一般都是什么人有电话呢?
罗沛霖:单位有,私人也有。
郭桐兴:恐怕私人的很少了?
罗沛霖:私人的不是很多,也不少。我们家跟亲戚都可以用电话联系。
郭桐兴:当时用的是手工交换。手工交换之后,什么时候变成了自动交换呢?
罗沛霖:自动交换就比较晚了,从我们国家说起来,就是就是1927、28,1930年前开始改为自动拨号。现在还是自动拨号。
郭桐兴:自动交换,还有一种说法是电子交换,这个有什么区别吗?
罗沛霖:开始的时候,人是拿着插头,拔出来以后,插到另外一个插口里面,这个插口是另外一条线的。每家,每条线在交换台上都有插头,有插口,一插就接上去了,是人工的。后来就出来自动的了,在那儿可以控制交换机,较早的系统,等于有一个开关,开关的节点可以上下走,还可以转。升降和旋转,这样的话就可以管一百个号。后来用各种办法拨出去。这是机器的自动交换。
郭桐兴:我们现在用的呢?
罗沛霖:现在用的是程序控制,像计算机程序一样的东西,送到程控交换机去,一拨号就响应,你拨什么号,有电路通到那里去。较后,这些年慢慢地用计算机直接沟通。
郭桐兴:这是电子交换?
罗沛霖:电子交换。程控交换较复杂,较高级的办法就是电子交换。电子交换用的是计算机原理。
郭桐兴: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无线电?
罗沛霖:无线电开始是从一九二几年,现在也说不准了。进北京比较早的同志们都知道,京东有一个地方叫双桥,就是北京的东边,跟通州之间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很高的铁塔,当初是准备无线电通讯的,但是没有运起来。我们较早时候的无线电技术,认为是要用长波、中波,后来发现从无线电开始到短波,短波也可以很远,所以现在短波变成主要的了。真正近距离的用超短波。当初建这个台的时候,是用的长波,长波怎么发生长波电流呢?较到用的是高频发动机,十千兆赫,五十千兆,这个早就已经没有人用了。用长波铁塔用的很高,天线很长,我们来到北京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已经很落后了,用不着了。后来那个铁塔就拆了,拿来做其他的用途,比如广播可以使用。
郭桐兴:1938年您在延安的时候,当时任职通信器材厂,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吗。
罗沛霖:无线电通信联络,我们军委决定建延安通信材料厂,这个厂负责整个无线电台,当时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国民党管着。
郭桐兴:当时延安应该是被封锁的。
罗沛霖:你想买电台也不好买。所以决定建这样一个厂,当时我是这个厂的工程师,设计是我,制造也是我。
郭桐兴:当时这个厂在延安的什么地方?
罗沛霖:在西川河上的沙沟上。
郭桐兴:这个厂当时大概有多少工人?
罗沛霖:较多的时候是30上下。
郭桐兴:主要生产的产品是什么?
罗沛霖:主要是7.5瓦的,电子管我们没法做,还得买外国的,通过各种渠道买来。7.5瓦,我们配成完整的无线电机,这是发射,另外接收也用美国的电子管。美国的电子管叫30,这个就可以接收。那时候因为封锁的关系,各种条件困难,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组织。比如说中心那个东西,叫可变电容器,我到的时候,这个电容器的模具已经有了,当然这个模具不好,但我们也勉强做,做出片子来,还得修。围绕这个现成的片子,做成一个整个的电容器。这是发射台、接收台当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核心工具。所以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
郭桐兴:当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用在什么地方?
罗沛霖:都用在前方。我们有不同的根据地,不同的部队,都分散在全国,当时怎么联络呢?就是靠无线电台。
郭桐兴:就像《永不消失的电波》那种吗?
罗沛霖:对。
郭桐兴:当时你们生产的也是这样的?
罗沛霖:也是这样的,当时他们是在白区,用的是这样的东西,我们是在根据地、游击区,都是我们自己做。很多材料没有,机箱都是用木头做的。陕北那边有一种杜梨木,很结实,就经常用这个,有很多绝缘的东西,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绝缘材料,就用这个杜梨木放在石蜡里面煮。煮以后就有了绝缘性能。
郭桐兴:这个条件也是相当艰苦的。
罗沛霖:相当艰苦的。发射方面我们有固定的波段,在一个固定的范围,而接收机的话,每个频段都得接收。几个频段,国统区,还有苏联,也给了我们个把电台,都是用插拔线圈,拔出来换一个。我们做那个插头也比较麻烦,也买不到那么多,我们就自己设计,设计一个波段开关,就用土办法来做,但是效果很好,很可靠,很便利。我们可以变换三个频段。我们也是想方设法,自己设计。
郭桐兴:这在当时应该算作是很先进的了。
罗沛霖:我们是延安的根据地。
郭桐兴:算是很先进的了?
罗沛霖:对,国民党的无线电电台,都没想到要用这个波段开关,我们都先用了。苏联也没想到用这个。其实我在外面的时候,没到延安之前,就看过这个,像外国的飞利浦,他们也是有这个波段开关,当然他们这个比我们那个复杂。但我们那个也一样可以用,很可靠。
郭桐兴:当时您从事的事业,也等于是咱们新中国电子事业的一个雏形?
罗沛霖:雏形、前驱。我们主要的技术人员是两三个,一个是我的老朋友、老同志,是同济大学的,他那时候搞业余无线电,他就是我技术上较主要的助手。后来是我们国内电子工业的领导人员之一,很可惜,前年去世的。
郭桐兴:是哪位?
罗沛霖:叫钱文极。
郭桐兴:这是当年跟您共同奋斗的战友?
罗沛霖:对。
郭桐兴:当时您做这个事情,也在整个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罗沛霖:八路军用我们的东西。后来新四军,我们也派了人去,带了我们的电台。
郭桐兴: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八路军用的无线电台都是由您这儿生产、提供的。
罗沛霖:对。后来前方也能生产,在前方有些材料更容易买到、取得。我们需要材料的量又比较多,在延安那个地方,我们做的比较简单,但是简单、可用、可靠。前方各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也做了一些,他们比我们要开始的晚一些。
郭桐兴:您做的无线电台为当时的抗日战争作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罗沛霖:对,很重要,尽可能部分满足了需要。
郭桐兴:您能再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雷达的。
罗沛霖: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当时国民党也派一些人到国外去学习,有些人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回来以后,解放以后跟我们一起战斗了。美军撤走之后丢下一点东西。
郭桐兴:这是哪年?
罗沛霖:1945到1948年期间。
郭桐兴:就是解放战争期间?
罗沛霖:对,丢下了一些东西,我们接收一点用一点。开始是美国人丢下的,有的是完整的,当然这是个别的,大部分是零星材料,我们也懂得这个原理,就设厂把它做出来,做成雷达。这个雷达是在前方使用的。
郭桐兴:它的用途是什么?
罗沛霖:较主要的就是防空,你有飞机来,我用雷达,就可以看到你什么地方,多高,多远,什么角度。
郭桐兴:主要是用来监测飞机的吗?
罗沛霖:对,监测到了,就打它。高射炮也需要配上雷达,配上雷达专门为高射炮打飞机,这又是一类。它的构造不一样,原理基本是一样的。我们做过两个都是可以看一千多公里以外的东西。一个在北方,还有一个是在昆明附近。这两个我参加了一部分工作,随着整个工作的组织、结构的变动,我参加了一千五百公里较开始的工作,后来是他们单独组织的,并且安装起来。那时候还是立了功的,苏联有一个雷达,用的是核动力,卫星落到什么地方,这个很重要,落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就很危险。我们那个雷达第一个确定它在哪儿的,外国人还没弄清楚,我们把它确定了下来。也是立了功的。
郭桐兴:大致上,雷达可以分为几种?
罗沛霖:雷达大的种类,因为波长不同,用途不一样。
郭桐兴:都有哪些用途?
罗沛霖:第一个是预警,有飞行物或者是有舰艇来,我就发现了。
郭桐兴:用于国防?
罗沛霖:对。第二个用途就是警戒,已经发现了目标,要把这个目标大体确定下来,再进一步确定是什么目标,有多大,通过雷达都可以看出来。还有一个就是我刚才讲的,比如拿高射炮打它,要瞄准,这个雷达和刚才那个雷达又不一样了。要分起来的话,可以分成几十种。
郭桐兴:要细分的话可以分成几十种?
罗沛霖:对。我们现在的型号也有很多。
郭桐兴:您大致地给我们介绍介绍。
罗沛霖:有的是在陸上防空,有的是在海岸上防空,防止舰艇入侵,还有装地面上和装在船上、飞机上的,还有专门在飞机上的,有预警飞机,飞机飞出去会看的更远一些。
郭桐兴:您说的这个多用于军事?
罗沛霖:对。民用的也有,比如说气象类的,台风来了,台风中心在什么地方,可以用雷达观测。这是较普通的用途。
郭桐兴:还有什么样的?
郭桐兴:看来雷达家族还是很庞大的?
罗沛霖:很多。原来我列过一个表,有几十种。有的原理不同,有的要对付的对象不同,有的是安装的地方不一样。有的是很远的远程,有的是在近处。比如说汽车防撞,这个在国外已经用了很多了,我们这边还没有用起来。这个距离就很近。比如说两个车要撞了,雷达预先警告你。
郭桐兴:提醒司机,快要发生交通事故了?
罗沛霖:对,你要赶快小心了。
郭桐兴:这个雷达在实用当中?
罗沛霖:比如说在公路上行使的汽车是不是按照我规定的速度行驶,可以用雷达监测。
郭桐兴:监测车速?
罗沛霖:对。
郭桐兴:雷达的形式真是多种多样。我看神舟六号监测船上的雷达很大,监测的距离非常远了。有的很大,有的就非常小,种类繁多。
罗沛霖:空间技术很重要。不同间的飞行物用不同的雷达来看,雷达为不同的类型服务。
郭桐兴:目的、用途不一样,可以用不同的雷达来达到你不同的目的。
罗沛霖:对。
郭桐兴:看起来在空间技术当中,雷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相对来讲,我们国家的雷达技术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罗沛霖:我们的雷达技术在世界上来说,跟别的国家比起来我们并不逊色。
郭桐兴:也是比较先进的。前段时间美国不让别的国家卖给我们预警飞机,提出了不同的异议,好象是以色列。
罗沛霖:我也不清楚。好象跟以色列谈过。
郭桐兴:标志着你这个国家雷达技术的水平。
罗沛霖:太平洋上的,你要入侵中国了,不等你到地方,我们就发现了。空中预警雷达,飞机就可以飞出去,覆盖的面更广。
郭桐兴:您在早年的时候,学的是什么专业?
罗沛霖:我当初考大学,选好的大学考,一个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那个时候是1931年,全国没有几个学校有电机工程。因为我父亲是搞这个的,至少我知道是干这个事的有影响。我十几岁的时候就玩儿无线电,还不算作是业余无线电,就是玩儿,装个收音机之类的。
郭桐兴:我听说您曾经以第八名的名次考上了清华大学,为什么较后没有上呢?
罗沛霖:对,那时候清华大学是取二百人,我是第八名。可它那个时候还没有电机工程,所以我就没有去。全国有名的电机工程就是上海交大,所以我就到了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名次也比较高,没有像它那么高。考电机工程的当时有几十人,到现在同学们还流传着一个事,入学物理考了一百分。
郭桐兴:这个很了不起了。
相关阅读:
- ...· Efinix® 全力驱动AI边缘计算,成功推出Trion™ T20 FPGA样品, 同时将产品扩展到二十万逻辑单元的T200 FPGA
- ...· 英飞凌亮相进博会,引领智慧新生活
- ...· 三电产品开发及测试研讨会北汽新能源专场成功举行
- ...· Manz亚智科技跨入半导体领域 为面板级扇出型封装提供化学湿制程、涂布及激光应用等生产设备解决方案
- ...· 中电瑞华BITRODE动力电池测试系统顺利交付北汽新能源
- ...· 中电瑞华FTF系列电池测试系统中标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中电瑞华大功率高压能源反馈式负载系统成功交付中电熊猫
- ...· 中电瑞华国际在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上演绎先进测评技术
产品快讯更多
企业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