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中国电子应用网 > 技术应用 > 正文

基于前馈扰动的粒子群改进算法

2012年04月09日16:30:16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

彭 力,王茂海
江南大学检测与过程控制研究所,江苏无锡

 

摘   要:使用线性系统理论分析了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0) 陷入局部极值的原因。为使粒子种群跳出局部极值粒子重新获得活性,借鉴了鱼群算法中拥挤度因子的概念,提出了前馈扰动粒子群算法(FeedforwardDisturbance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FDPSO),在以当前较优值为圆心拥挤度因子为半径的圆域内统计粒子的数量,当粒子数量大于某一常数时候,认为种群将会陷入局部较优,因此提前给种群加入扰动。仿真实验证明了理论及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关 键 词:粒子群;前馈扰动粒子群;拥挤度因子

 

1 引 言
针对标准微粒群优化算法易于陷入早熟收敛,陷入局部较优,很多学者提出了改进的微粒群算法。文献[1]提出一种自适应粒子认知域方法,在粒子位置的更新方法中,粒子运动到当前的较好位置由计算得到的较好位置为中心,粒子的认知方向为导向来确定.利用线性惯性下降权重来实现粒子的优化。文献[2]设计一种具有理解力的粒子群算法,在原来粒子群的搜索空间中增加一维,来确定当前的搜索方向,这样在一定的半径内,粒子能找到周边的较好信息,用于粒子的更新,特别是当前的较好信息对于某粒子难以得到时,这种方法非常有效。然而这些方法都没有解决当粒子陷入局部极值后失去活力的问题,当种群陷入局部极值的时候,粒子仍然会慢慢集中于局部极值附近。本文受鱼群算法启发,引入拥挤度因子,使种群整体保持收敛的同时,大部分粒子仍然保持活性。

 

登录网站后可下载文件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