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中国电子应用网 > 技术应用 > 正文

风力发电系统独立变桨距载荷优化控制研究

2015年01月29日14:23:44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

摘要:对风力发电系统独立变桨距控制原理进行阐述。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桨叶载荷的数学模型,利用Coleman坐标变换实现了将桨叶上的载荷转换成轮毂处倾斜方向和偏航方向的疲劳载荷,并且实现了二者的解耦,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之后利用Coleman逆变换实现了桨距角的微调。该控制系统根据随机风速的变化,利用独立变桨控制对风力机桨叶桨距角进行实时调节,以达到减小风电机组关键部件载荷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达到额定值以上时,该控制策略在统一变桨距控制的基础上,不仅保证输出功率近似相等,而且减小了桨叶所承受的疲劳载荷,也减小了风力机组其他关键部件的疲劳载荷。


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独立变桨距控制;载荷优化
中图分类号:TK8      文献标志码:A

1 引 言


变桨距控制系统作为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对机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变桨距有统一变桨距和独立变桨距两种形式。统一变桨距通过执行机构对风力机的3个桨叶实现同步调节控制。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塔架的高度及风轮半径的增大,其缺点也暴露出来[1]。首先统一变桨距调节的前提条件是风轮扫平面内的风速是相同的,但由于实际中湍流、风剪切和塔影效应的存在,使得这是不可能的。其次由于各个桨叶上承受风速的不同,使得桨叶在旋转过程中,桨叶所承受的载荷也不同,而统一变桨距显然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很好的调节。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在统一变桨距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独立变桨距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2-4]。它的每个桨叶都有一套独立的变距伺服驱动系统,能够根据各桨叶风速的不同来实现对桨叶桨距角进行局部调整,其原理为使用统一变桨距控制保证功率输出的近似恒定,其分析参照本人已发文献[5],这里不给于详细分析,而偏差变桨角的微调使作用于桨叶的载荷得以减小。

登录网站后可下载文件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