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电子应用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人首架自己的大客机“运-10”

2009年04月01日13:34:07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航天 计算机 

    “运-10”项目于1970年8月启动,研制的地点定在上海,理由是可以得到上海较发达的科研与工业力量的支持,但此时上海的航空工业基础却很薄弱,只有飞机修理业务。为了研制“运-10”,我国从各地调集了约40个单位、300多名技术人员支援上海。

  程不时在工程后期担任副总设计师,负责总体设计、气动力分析、计算机和试飞工作。“运-10”设计遵循的仍是徐舜寿所提倡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方法,比如发动机安装的位置,我们采用的是翼吊式布局。

  当时,世界上有三种发动机布局:苏联图-104采用的是翼根式,英国的“三叉戟”采用的是尾吊式,美国波音707采用的翼吊式。首先,他们作了技术分析后认定翼根式布局不合理;对于后两种布局,他们分别制作了1∶1全尺寸样机,并通过风洞实验作对比,根据实验数据较终选定适合“运-10”的翼吊式布局。

  据介绍,“运-10”是我国的飞机设计首次从10吨级向100吨级冲刺,各个环节与以往比都有所突破。比如辅助翼面,小型飞机的机翼上一般只有4片,而“运-10”的机翼上辅助翼面竟多达50片,每一片都要解决构造问题、功能问题和操作问题。再比如操作系统,过去小型飞机采用的是“硬式”操作系统,由于飞机尺寸变大后,系统因杆件过长而不能保证受压稳定,且高空中的热胀冷缩也会使中点发生偏离,因而“运10”采用了“软式”的钢索操作系统。

    起飞重量达110吨的“运-10”选用翼吊式布局给了批评者以口实,有人称“运-10”就是波音707的翻版。面对这些质疑,设计师们提出了“运-10”所拥有其他9项先进技术,包括全机总体布局、载油50多吨的整体油箱、车架式起落架、可调平尾等。

  1980年9月26日,“运-10”进行了首次飞行,此后从上海直飞北京、哈尔滨、广州等地,甚至还从成都试航过拉萨,性能没有任何问题。在“运-10”首飞成功后,波音公司副总裁在美国《航空与航天周刊》上撰文写道:“运-10”不是“波音707”的翻版,更确切地说,它是中国设计制造运输机十年的锻炼成果。

    然而却因种种变故“运-10”项目较终被搁置。“运-10”项目被搁置虽不乏经济方面的原因,但也与航空界长期存在的“仿制文化”及不自信有关。我国在设计“运-10”时,有人希望能跟“图-104”扯上点关系,这与我们长期仿制苏制飞机有关。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