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集体亮相上海车展
全球汽车市场的缩水,令新兴的中国汽车市场显得至关重要。4月20日拉开帷幕的第13届上海国际车展,不仅众多跨国汽车巨头斥巨资踊跃参展,创历届之较,而且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也全线出击上海车展,自主品牌的复苏在危机下的上海车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上汽、东风、北汽、奇瑞等国内汽车企业高调亮相,带来了50多款自主品牌车型。在全球汽车业阴云密布的时候,中国汽车企业风景这边独好,自主品牌是否能就此翻身?自主品牌开始造高档车能否成功?
自主品牌集体发力 规模效应明显
本届上海车展的参展阵容,无论是场地面积还是新车数量,自主品牌都可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相对于合资品牌的收缩战线,自主品牌无论从声势和规模上均显得十分强势。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等国内六大汽车集团首次齐聚,其他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也全线出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明显提高,3月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6.0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市场占有率连续三个月保持第一。根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力争超过1000万辆,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的目标,明确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在本次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企业更是以展台大、品牌多、新车多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据统计,本届上海车展有50多款新车型推出,其中自主品牌就占30多款。一汽、东风、长安汽车、广汽、北汽等六大国资系汽车集团都悉数拿出自主品牌。产品线延长、品牌增多是本次车展自主品牌的主要特征。上海汽车主场作战,旗下的自主品牌荣威、名爵共9款车型、16辆展车第一次全面亮相,名爵MG6和3G概念车荣威N1两款突破性的车型面向全球首发。奇瑞展出6大系列32款新车,吉利展出旗下三大产品系列的22款车型,而比亚迪携F系列、S系列、M系列、DM双模电动车、纯电动车等五个系列近10款产品参展,长城汽车也展出12款车和3款发动机,集中体现了自主品牌车企们的“车海战略”。
一位自主品牌汽车展区负责人表示,面对全球汽车市场的缩水和金融危机影响,车企紧迫于树立品牌,更加注重产品的改进、发展新技术,推出新车型,带动中国乃至世界车市的复苏。
多品牌效应的优劣 自主品牌还需稳扎稳打
相对于企业家们的乐观,专家们显得更为谨慎。分析人士认为,对待自主品牌眼下的高速膨胀,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一个是自主品牌与百年国际汽车品牌相比,属于初生牛犊,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从较初的光杆司令向系列品牌和产品序列扩张的阶段。
清华大学汽车学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对目前很多自主品牌车都向中高档车的发展趋势也不太认同,“自主品牌较大的优势就是在低档车上,它们的翅膀还没硬,生产价格高的汽车会让它们承受更大的压力。”他认为我国汽车面临着核心的技术瓶颈,由于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凭企业一己之力难以完成,还是应该以合资为主。“自主品牌肯定会在中国有市场,但主要还是中低档车的市场,往中高端市场去发展可能竞争不了多大的份额。”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从较初的单品向系列品牌和产品序列扩张的阶段,也是其摆脱创业初期产品低质低价的品牌形象的必然选择。这是企业在具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和占有了一定市场的情况下很自然的蜕变。以奇瑞为例,产量和规模上去了,工艺也有了一定提升,但是品牌形象却被市场规律禁锢在10万元以下的区间,此时选择品牌扩张,重新塑造形象也不难理解。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马钧表示,多品牌策略的运作一定要谨慎,品牌间的消费群体区分和定位等等都是需要花很大心思去处理的,如果盲目地发展多品牌反而会成企业的绊脚石。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也认为,目前华系汽车在国际上确实已经有了突破,但仅仅还是表面的突破,接下来还是要稳扎稳打,专心致志做好技术,服务好消费者才是较关键的。
一位媒体人士表示,自主品牌车的设计有了一些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抄袭的影子。另外,质量稳定性仍然值得担忧,纷繁芜杂的车型只是看起来花哨,如果经过市场的检验,能有几颗车市的“常青树”存活下来,自主品牌才算是真正翻身了。
自主品牌的未来 任重而道远
连续3个月占有率第一,自主品牌似乎迎来中国汽车的春天。但是,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对一季度车市总结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时指出,自主品牌能够持续保持占有率第一,显然得益于国家出台的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一直以来,自主品牌的产品和优势集中在排量较小的中低端市场,他们也成为购置税政策调整的较大受益者。也就是说,这次增长更多的是靠政策之手在推动,而市场需求较终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政策,而是品牌和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2008年的数据显示,日系和德系轿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0.83%和20.34%,依然占据了国内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即使是在愁云惨淡的美国,2008年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车企在美国本土市场仍然占据了47.5%,更不用说几乎被本土汽车企业垄断的日韩两国。因此,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所占的比例还应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虽然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但对不少企业来说,低价位车型销量虽高,但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却有限。相比之下,合资品牌车型的利润率相对高出许多。受到合资品牌产品下探的竞争压力,自主品牌车企向上突围中高端市场的愿望十分迫切,并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今年的上海车展,众多的自主品牌都不约而同地展出即将上市或是将要上市的车型,并以进军中高级市场为其主要目的,欲正式正面与合资品牌冲锋相对。事实上,由于国内大多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偏见”已根深蒂固,虽消费者也清楚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现已有大幅提升,但出于对老合资品牌的忠诚度与中意度,目前市场上的主力自主车型仍集中在七八万元,就如业内公认的说法一样:自主品牌汽车始终还是未能跨过10万元级的坎。 显然,自主品牌大量推出的新型车,一步登天做C级车市场,似乎有些“不切实际”。然而我们却可从中看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积极进取,向上追求与发展的决心。
有业内人士表示,自主品牌汽车要想真正进入中高端市场,超越合资品牌,恐怕还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至少得花上10年的时间,但较终走向高端市场,却是自主品牌汽车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阅读:
- ...2009/12/03 10:18·我国自主品牌服务器首次出口海外
- ...2009/04/27 11:14·自主品牌汽车势必走向高端
- ...2009/04/08 09:46·江淮叉车 唯一拥有自主品牌发动机整机
- ...· Efinix® 全力驱动AI边缘计算,成功推出Trion™ T20 FPGA样品, 同时将产品扩展到二十万逻辑单元的T200 FPGA
- ...· 英飞凌亮相进博会,引领智慧新生活
- ...· 三电产品开发及测试研讨会北汽新能源专场成功举行
- ...· Manz亚智科技跨入半导体领域 为面板级扇出型封装提供化学湿制程、涂布及激光应用等生产设备解决方案
- ...· 中电瑞华BITRODE动力电池测试系统顺利交付北汽新能源
- ...· 中电瑞华FTF系列电池测试系统中标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中电瑞华大功率高压能源反馈式负载系统成功交付中电熊猫
- ...· 中电瑞华国际在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上演绎先进测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