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电子应用网![登录] [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 网站地图 | 反馈 | 收藏
在应用中实践
在实践中成长
  • 应用
  • 专题
  • 产品
  • 新闻
  • 展会
  • 活动
  • 招聘
当前位置:电子应用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将成未来焦点之争

2009年04月29日10:39:26 本网站 我要评论(2)字号:T | T | T
关键字:汽车 可靠性 

    目前国家正在通过汽车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细化来进一步明确我国汽车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关人士透露,今后三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以及新能源汽车和专用零部件的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多款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陈列在展厅中间的位置,新能源车型的大量加入是上海车展的国际化气息更加浓郁,这些新能源车型在帮助中国改善空气污染问题的同时,也将使中国本土汽车更具国际竞争力。在吉利,华晨和奇瑞的站台上,我们都发现了混合动力车型。

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不容小视

    可以看出,我国在政策上将继续支持和扶植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和研究。中国政府看到了环境保护和电动汽车出口海外的双重机遇。同时,电动车发动机的研发比起汽油发动机更简单。

    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访问时称:“电动汽车是一种高效节能,同时不污染环境的汽车动力技术,并且我们认为,电动车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按照中国目前的每年数十万台的新车增长速度,如果全部生产和使用汽油发动机汽车,环境和空气质量将会不堪一击。

    为了减低制造成本,中国车企将使用国内生产的,价格更低廉的电池而不使用国外工厂制作的电池产品。长城汽车将可能制造一款中国较便宜的电动汽车,预计售价在6万—7万元之间,采用锂离子电池,每次充电可以行驶160公里。在此次车展上,奇瑞也推出了一款小型电动车—瑞麒M1,其定价将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下。较早将在今年10月上市销售的电动版吉利熊猫也可能采取同样的价位段进行销售。这些中国自主品牌电动车的价格远远低于一些可能即将从海外引进的电动车。例如可能在2010年美国上市,2011年进入中国的雪佛兰VOLT,其售价将高达4万美元。

    通用亚太地区总裁Nick Reilly表示,中国在汽车电池制造技术和工艺上还有待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容量等品质还没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如果我们过于乐观的忽视中国自主研发的力量,将是一个愚蠢的举动,中方在电池研发上,势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消费者对于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从长期看,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则面临诸多困难。包括产品结构、技术创新、产业组织、自主品牌和综合竞争力,都需要在自主品牌的主导下,通过变革和调整逐步提高,才能适应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

  首先,需要在自主品牌主导下调整技术战略。多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基本上是欧美日韩品牌主导的。国产品牌只有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的份额。这与国内汽车厂商的研发能力有直接关系。中国汽车业一直沿着“以市场换技术”的路线走过了20多年,应该说已经和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小了。但是,主导技术和核心技术仍然靠合资引进为主,自主开发的技术在整车技术中占有的分量仍然很低。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国内汽车技术与国外汽车技术的差距在明显缩小,通过合资而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国内汽车厂商必须调整技术战略。要从过去以引进技术为主调整为引进与自主研发并重的技术进步战略。只有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加大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在自主品牌主导下,掌握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需要加大自主品牌主导下的产业集中与整合。中国的汽车产业集中度过低是众所周知的,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产业组织的高度分散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与过去的地方保护主义甚至地方主导型发展战略有直接关系。这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经营上的困难给汽车产业的集中、并购和产业重组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支持发展自主品牌,希望通过自主品牌的兼并和重组,提高民族品牌的产业集中度,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大型汽车集团应借此机会扩张,不仅要横向延伸,还应进一步向上下游纵向延伸,不仅要扩大零部件的收购,更主要的是要向现代汽车服务业延伸。

    第三,需要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如今的汽车市场,产品的性能、特点和功能,差异越来越小,这就导致了品牌的差异将产生魅力的差异。总体上,中国汽车品牌的定位大都在中低端市场。这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选择,毕竟中国自主品牌从零部件的可靠性到整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与国际高端品牌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红旗品牌的定位从总理座驾到乡镇长的专车,一路跌落下来,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事实上,我们不能在没有较高技术支撑的条件下打造高端汽车品牌。轻便、灵活、节油、环保的小排量品牌可能更加符合中国的市场需求。在汽车产业振兴纲要中,1.6升以下排量对于广大的普通居民消费应该是更适应的。而中国汽车市场的金字塔型结构,也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市场定位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我们必须清地第认识到,只有在具备了足够的技术积累和汽车消费文化积淀之后,中国的自主品牌才能够在相对高端的市场获得后发优势。

新能源汽车仍待市场化

  具了解,在汽车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开始部署开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推动电动汽车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化示范技术改造,并与科技部等部门共同开展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工程。

  在“政策导向”和“财政支持”的背景之下,在本次上海车展上,“新能源”汽车成为众多参展汽车企业的较大亮点以示人,包括一汽、上汽、东风三大集团以及长安、长城、比亚迪、奇瑞、吉利等车企都开始“豪赌”新能源车项目,而丰田、雷克萨斯、雪佛兰、MINI等国外品牌也希望其产品能够在中国开疆拓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业资深人士坦言:“由于短期内很难获得真正商业化,比亚迪‘豪赌’纯电动车的风险非常大,目前的双模F3和F6车型实际上是一类大克隆车型,公司也靠此来盈利。比亚迪内部其实也十分清楚这一点。”

  两年之前,在国内较早提出纯电动车概念的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坦言:“到2009年,比亚迪将推出具有商业化的纯电动车,这将比日本电动车商业普及早21年。”虽然比亚迪已经研制了E6纯电动车,但其大规模的商业普及并未如王传福所称的那么顺利,纯电动车的商业化前景仍不明朗。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表示:“在电动车的问题上,一定要告诉消费者实情才是理性的做法,不能说假话,不能做‘噱头’,像纯电动汽车大批量的商品化、市场化,我认为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国家各个方面的扶持政策并不明朗,锂电池等核心技术还存在不同的标准,因而不能盲目追求。”

  通用中国副总裁陈实认为:“新能源战略要求我们深入地理解各种能源相关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因素,任何急于求成的片面的解决方案是走不通的。我们必须通过客观、科学的分析,才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答案。”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介绍说:“要让纯电动车市场化并不是很容易的事,目前较现实的问题就是解决电池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包括科技部等部门都还在研究当中,上汽也在为此而努力。”

乐观的未来

    相对于国外较成熟的汽车市场,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然而,新年伊始,有关中国车市牛年的利好接连出台:先是燃油税取代养路费,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接着,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国务院众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率先出台,成为提振车市信心的强心剂。

    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和环境保护的升级,由清洁能源开发所形成的新产业群将成为下一轮周期性繁荣的起点和支撑点。新能源汽车将在其中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在清洁能源车的开发方面,国内外厂商基本上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新一轮竞争既是品牌主导下的技术领先战略之争,也是技术标准之争。

网友评论:已有2条评论 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如果您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意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动态 | 广告服务 | 欢迎投稿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c) 2008-2025 01e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应用网 京ICP备12009123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03345号